24小时咨询热线

050-397090505

新闻动态
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 企业新闻 >

“海星6000”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

发布日期:2023-02-17 04:40浏览次数:
本文摘要:沈阳10月28日电(记者王莹)由我国自主研制的“海星6000”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,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,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(ROV)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,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究员介绍,“海星6000”是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,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,联合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,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成功的6000米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装备。

澳门蒙特卡罗官网

沈阳10月28日电(记者王莹)由我国自主研制的“海星6000”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,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,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(ROV)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,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究员介绍,“海星6000”是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,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,联合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,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成功的6000米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装备。据介绍,本次科考应用航次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组织,中科院海洋研究所、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、同济大学等单位的深海微生物及深海地质等领域的科学家参与。

在6000米级科考潜次中,“海星6000”连续工作3小时,完成了6000米近海底航行观察、生物调查、海底特征表层沉积聚成物获取、泥样和水样采集、模拟黑匣子搜索打捞、标识物放置等,最大工作深度6001米,创造我国ROV最大潜深的纪录。在返航途中的2000米级潜次中,“海星6000”一天内连续3次完成不同海域的岩石和水样采集等科考作业,获取岩石样品总量近400公斤,最大单体岩石重量61公斤。

连续大强度的科考作业,进一步验证了该水下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海洋先导专项项目首席、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李硕研究员表示,本航次是在2017年海试成功的基础上,针对科学目标设计的科考应用航次,先后完成了9个不同深度的综合科考潜次。此次“海星6000”科考应用任务圆满完成,标志着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平台和应用技术又迈上了新台阶,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级深海科考作业的能力。

澳门蒙特卡罗官网


本文关键词:“,海星,6000,”,有,缆,澳门蒙特卡罗官网,遥控,水下,机器人,下潜

本文来源:澳门蒙特卡罗官网-www.qqeye.cn

XML地图 澳门蒙特卡罗官网(中国)有限公司官网